您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料网 » 法律法规 »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做好破损污损褪色或者不合规格国旗回收处理工作的通知

时间:2024-06-16 16:25:07 来源: 法律资料网 作者:法律资料网 阅读:9470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做好破损污损褪色或者不合规格国旗回收处理工作的通知

国务院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做好破损污损褪色或者不合规格国旗回收处理工作的通知

国办函〔2009〕100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在全国各族人民欢庆新中国成立60周年期间,各种形式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广泛开展,极大地激发了广大干部群众的爱国主义热情。参加国旗升挂仪式、集体活动使用国旗、自发使用国旗庆祝等,成为人们抒发爱国情感的重要方式之一。经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同志同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法》有关规定,现就做好破损、污损、褪色或者不合规格国旗回收处理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国旗是国家的象征和标志。每个公民和组织都应当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法》,尊重和爱护国旗,依法使用国旗。
  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国旗升挂、使用的监督管理,对升挂、使用破损、污损、褪色或者不合规格国旗的,要责成有关单位迅速更换和纠正。
  三、破损、污损、褪色或者不合规格国旗的回收,按照单位管理与属地管理相结合的原则组织实施。中央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由本单位机关党委或工会负责;学校由当地教育主管部门负责,农村由所在地乡镇人民政府负责;其他组织和社区由所在地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负责。
  四、破损、污损、褪色或者不合规格国旗回收后,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指定单位集中放置,定期统一处理。处理时应注重环保和循环利用,可根据材质采用不同方式。
  五、集中处理破损、污损、褪色或者不合规格国旗,有条件的地方,可根据情况举行庄严的仪式,作为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法》、普及国旗知识、开展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
  六、各地要建立健全对国旗升挂、使用、回收处理的长效管理机制。工商、质检、环保、市容和公安等相关职能部门要依据法定职责,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加强对国旗制作、销售、升挂、使用等环节的监督管理,发现问题,及时依法处理。
  七、宣传、教育、文化、旅游、新闻出版等部门和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众团体,要大力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法》的宣传教育,广泛普及国旗知识,不断提高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的国旗意识,引导人们养成尊重、爱护和正确使用国旗的良好习惯。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等新闻媒体,要采取不同方式,加大宣传力度,在全社会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八、近期,各地各部门要抓紧对破损、污损、褪色或者不合规格国旗进行一次回收处理。今后,重要节庆日、重大活动,以及日常生活中国旗回收处理工作,参照上述要求执行。各地各部门可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具体实施办法。
                             国务院办公厅
                          二○○九年十月十五日




国家教委印发关于办理出席国际学术会议程序和有关手续的通知

教育部


国家教委印发关于办理出席国际学术会议程序和有关手续的通知

[85]教外际字456号

  现将我委外事局《关于办理出席国际学术会议程序和有关手续的通知》发给你们,请按照执行。

一九八五年六月二十五日

关于办理出席国际学术会议程序和有关手续的通知

  今年以来,我们对办理出席国际学术会议手续作了某些改变。为适应新的情况,有效地进行工作,现将改变后的办事程序和有关手续通知如下:

  一、申请出席国际学术会议需具备以下材料:

  1.学校的申请报告。报告必须说明参加本届会议的理由,预期达到的目的,是否备有论文及论文是否已被会议接受,国外停留时间,经费负担办法等。

  2.报送申请报告的同时应附上《出国参加国际学术会议申请卡片》(一式二份)和《出国人员登记表》一份(见附件一、二)。

  3.如已收到国外会议邀请信及顺访邀请信,应一并附在申请报告土。

  二、我委批准出席会议的文件下达后,各校应及时办理以下各项事宜:

  1.按要求对出国人员进行政审。

  2.向外事局报送出国计划(包括路线)。制定计划,应注意讲究效益。考察地点宁肯少些,但要深入些。出国路线必须符合经济、合理的原则,不要绕道而行。如有特殊任务要增加访问地点,学校要在报告中说明理由并附上邀请信,经外事局批准后方可列入出访计划。

  3.外事局审核出国计划后,发出通知(见附件三)。业经批准的出国路线不得任意改变。凡未经学校同意,个人临时向外事局提出改变出国路线,一律不予受理。

  4.学校根据外事局批准的出国期限、出国路线,按原教育部《关于出席国际会议非贸易外汇额度的暂行使用办法》编制预算一式二份,报我委总务司财务处审核,由财务处每半年将外汇额度和三联单下达各校一次(上半年的在当年1月初下达,下半年的在当年6月上旬下达)。

  5.学校按外事局批准的出国路线预订往返国际机票,并复印一份寄外事局国际处(注明会议名称)。

  6.凡在北京购买国际机票者,学校财务部门应在出国人员启程前20天将购买机票的人民币电汇到我委教育对外交流服务处(开户银行:中国工商银行北京西长安街分理处,帐号:8901-619)。出国人员到服务处领取护照时,持汇票收据复印件换取购买机票的银行支票。在外地购买机票者,由学校自行委托出境地点的单位代办。

  7.如需我委办理护照、签证,请学校主管单位将出国人员的任务批件(复制件)、政审批件(复制件)、本人照片、有关邀请信、《申请护照、签证事项表》、有关外国驻华使馆颁发的申请入境签证表(已有护照者连同护照)一并送至我委教育对外交流服务处办理手续。如无特殊需要,不必请学者亲自来办理,以节约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三、出席国际会议的同志回国后必须按照外事局拟定的总结提纲(见附件四),认真写出总结报告,在回国后两个月内由学校寄外事局国际合作处二份,同时填报一份出席国际学术会议登记表(见附件五)。并请将总结副本迳寄武汉市华中工学院《国际学术动态》编辑部二份。

  四、为协调我委派出的几个单位参加同一个会议人员的对外活动,互相通气,由外事局指定一个牵头单位负责协调工作。牵头单位的职责如下:

  1.尽早召集与会人员开会,认真做好与会的各项准备工作,讨论制定出国计划报外事局审核。

  2.负责办理护照签证手续及订出国机票。

  3.统一对外办理注册、订旅馆等手续。凡经外事局办理汇寄注册费及预订旅馆费的会议,应将填妥的注册表、旅馆订单复制件及打印好的银行汇款单(一式二份)寄外事局国际合作处。

  4.回国后,由牵头单位组织与会人员认真做好总结。向外事局口头汇报后,每人要写一份个人参加会议的总结(内容应力求详尽,主要是学术性的)。

  过去的规定与本通知不一致的,以本通知为准。

  附件:一、出国参加国际学术会议申请卡片

     二、出国人员登记表(略)

     三、出国参加国际学术会议通知(略)

     四、出国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及会后参观总结提纲

     五、出席国际学术会议登记表(略)

  附件一:

出国参加国际学术会议申请卡片

学校名称:

会议

名称
中文:

英文:

会议时间:    19  年  月  日至  月  日

会议地点:      国      州(省)      市

会议主办单位(全称)及会议组织者的姓名(全名)、地址、电话:







本届会议有无“两个中国”、“一中一台”问题:

会议主要内容:







参加会议的必要性:







向会议提交论文的题目及作者,是否已被采纳:







经费负担办法:







会后顺访国家、城市、单位名称、天数(邀请信附后)









出席会议人选
姓名
性别
年龄
职务、专业
外语能力







(以下由国家教育委员会填写)

签发

核稿

拟稿


在国外停留______天,访问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经费负担办法:_________________



国家教育委员会
一九   年  月  日

抄送
单位:



  附件四:

出国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及会后参观总结提纲

  一、会议概况。有无“两个中国”或“一中一台”问题。

  二、我国有哪几位同志参加会议、备有论文。与会外国学者对我国学者论文的评价及反映。

  三、详细说明出访(包括参加会议及会后参观)内容与收获。论述本学科有什么新的动向及趋势,这次出访在何种程度上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四、介绍访问或接触到的单位、人员的特点及研究方向等情况(特别要详细介绍既有真才实学、又是年富力强,且对我友好的学者)。

  五、出访后,对国内的教学和科研工作有何建议,你打算如何付诸行动。

  六、外国学者及海外华人、侨胞对你所从事的学科提出了哪些建议,你认为是否可行,可由何单位落实。

  七、本学科今后几年内有哪些水平较高的伙计会议?主办单位及负责人的姓名、地址、电话。

  八、带回资料目录(外文)。

海关总署、国家经贸委关于下发《葡萄酒加工贸易单耗标准》的通知

海关总署 国家经贸委


海关总署、国家经贸委关于下发《葡萄酒加工贸易单耗标准》的通知
海关总署 国家经贸委
署税(2000)825号




广东分署,各直属海关:
现将《葡萄酒加工贸易单耗标准(HDB/QB001-2000)》印发你们,自2001年3月1日起实施。本标准实施后,各地外经贸主管部门应严格按本标准审批加工贸易合同(包括结转深加工),各地海关一律严格按本标准进行备案、核销,2001年3月1日前,仍按原标准审批、备案、核销加工贸易合同。
请遵照执行。


HDB/QB001-2000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葡萄原酒(220429000 22043000)加工生产葡萄酒(22042100 22042900)的加工贸易单耗标准。
本标准适用于海关和外经贸管理部门对用葡萄原酒加工生产葡萄酒的加工贸易企业进行加工贸易单耗备案、审批和核销管理。
2 定义
损耗率:指在正常生产条件下,单位质量的葡萄原酒与经加工制成的单位质量葡萄酒之差占指葡萄原酒的百分比。
注:葡萄原酒:用新鲜葡萄或葡萄汁为原料,经发酵而成的酒液称为原酒。属于半成品。
葡萄酒:指原酒经过物理、生物稳定工艺处理后装瓶、质量符合成品葡萄酒标准要求的产品。
3 单、损耗标准
3.1 葡萄原酒品质规格
应符合相关标准及合同对品质的认定。其中:
感官要求:
色泽:白葡萄原酒应为浅黄色,红葡萄原酒应呈宝石红色
澄清度:澄清
香气:具有纯正、优雅、怡悦、和谐的果香及酒香。
滋味:具有纯正、幽雅、爽怡的口味。酒体完整。
理化指标要求:
酒精度(20℃%V/V)10°-12°
还原糖(以葡萄糖计g/l):≤4
总酸:(以酒石酸计g/l):6.5-7.5
挥发酸:(以醋酸计g/l)≤0.6
总二氧化硫mg/L≤150
游离二氧化硫mg/L≤35
干浸出物g/l≥17.0
铁:mg/L≤5.0
卫生指标:符合GB2758发酵酒卫生指标
3.2 葡萄酒质量要求
葡萄酒质量要求应符合GB/T15037-94标准
3.3 葡萄酒单耗标准:
---------------------------------------------------------
|成品名称|单位| 商品编号 | 规 格 |原料名称|单位| 商品编号 | 规 格 | 损耗率 |
|----|--|--------|------|----|--|--------|------|-------|
| | |22042100|符合3.2条| | |22042900|符合3.1条| |
|葡萄酒 |公斤| | |葡萄原酒|公斤| | |7.5-9% |
| | |22042900|规定 | | |22043000|规定 | |
---------------------------------------------------------
3.4 葡萄原酒加工葡萄酒损耗率计算公式
X-Y
E=---×100%

E:损耗率
X:葡萄原酒的质量
Y:加工完成后成品葡萄酒的质量


HDB/QB001-2000


1 任务来源
为加强加工贸易单耗管理,规范和完善海关和外经贸管理部门对单耗审批、备案、核销,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对加工贸易管理的政策措施,打击伪报单耗的不法行为,促进加工贸易的健康发展,根据加工贸易单耗标准制定工作联络小组工作计划,制定葡萄酒加工贸易单耗标准。
本标准由海关总署关税征管司、国家轻工业局行业管理司委托中国酿酒工业协会和天津海关负责起草制定。由海关总署关税征管司、国家经贸委对外经济协调司和国家轻工业局组织相关工业协会及企业的工艺、技术专家和有关海关加工贸易保税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审定。
2 制定单耗标准的原则
单耗标准的制定原则是以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该类加工企业平均生产水平为基础,贯彻国家有关产业和外贸政策,符合我国加工贸易生产实际,有利于加工贸易企业技术进步和公平竞争,便于海关有效监管和相关单耗数据信息的使用和维护。
3 标准制订依据
本标准是以葡萄酒国标GB/15037-94及国内行业加工过程中平均损耗水平为基础,兼顾加工贸易生产企业实际情况而制订的。
4 标准技术内容说明
4.1 葡萄酒和葡萄原酒的商品知识
葡萄原酒是指用新鲜葡萄或葡萄汁为原料,经过发酵而成的酒液。其属于半成品。目前大包装进口原酒尚未具备直接销售条件,必须经过再加工处理,使之符合成品葡萄酒质量标准后才能出厂。
本损耗定额适用于按葡萄原酒质量标准进口,经过勾兑、工艺处理、贮存、陈酿、灌装等多道工艺处理过程而成的成品葡萄酒,质量符合GB/15037-94,红、白葡萄酒国标的产品。
4.2 加工工艺
由葡萄原酒加工成品葡萄酒,需经过下列工艺处理。
a、勾兑
使之酒质均匀一致,损耗率为0.12%
b、冷处理
通过冷冻除去酒中的酒石酸盐类,冷冻损耗为1.5%
c、热处理
通过加热除去酒中对热不稳定之物质,热处理损耗率为0.5%
d、澄清处理
通过添加澄清剂除去酒中不稳定的胶体、蛋白质等物质。澄清处理损耗率为1.5%~2.0%
e、各工序的过滤
在整个葡萄原酒处理中需经过多次过滤,采用硅藻土过滤及膜过滤,除去酒中沉淀物及细菌。过滤总损耗率为2.0%~3.0%
f、贮存及陈酿工序
使酒进行陈化、提高酒质,损耗率为0.5%~1.0%
g、灌装工序
包括灌酒、压盖、贴标、装箱、运输等。灌装损耗率为1.0%~1.5%
葡萄原酒加工成品葡萄酒的总损耗率为7.5%-9.0%
注:做高档红葡萄酒还需进行小木桶贮存,木桶损耗率为3%/年左右。
4.3 影响损耗的因素:
a、进口原酒清混程度:原酒混浊度高,沉淀就多,产品处理过程中需反复多次澄清及过滤,损耗相应加大。
b、贮酒容器不同酒损也不同,使用大罐贮存损耗比木桶贮存损耗小。
c、每批次处理量不同,酒损也不同,每批处理量小则损耗就大。
d、企业生产管理水平高低及企业设备机械化程度不同也会影响损耗。
e、辅料及包装物质量次,返工多,造成损耗也会加大。


GB2758-81


发酵酒系指以含糖或淀粉原料,经过糖化发酵后不经蒸馏而制得的酒。
1、感官指标
澄清液体,无沉淀及杂质、无异臭及异味。
2、理化指标见表1
表1
-----------------------------------
项 目 | 指 标
-------------------------|---------
二氧化硫残留量(g/kg,以游离子SO2计) | ≤0.05
-------------------------|---------
黄曲霉素B1(μg/kg) | ≤5
-----------------------------------
3、细菌指标见表2
表2
----------------------------------------
| 指 标
项 目 |------------------------
| 生啤酒 | 熟啤酒 | 黄 酒 | 葡萄酒
---------------|-----|-----|-----|------
细菌总数(个/ml) | — | ≤50 | ≤50 | ≤50
---------------|-----|-----|-----|------
大肠菌群(个/100ml) | ≤50 | ≤3 | ≤3 | ≤3
----------------------------------------


UDC GB/T15037-94


1、主题内容及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葡萄酒的术语、分类、技术要求、检验规则和标志、包装、运输、贮存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以新鲜葡萄或葡萄汁为原料,经发酵酿制而成的葡萄酒。
2、引用标准
GB191 包装储存图示标志
GB2758 发酵酒卫生标准
GB4789.2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 菌落总数测定
GB4789.3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 大肠菌群测定
GB5009.12 食品中铅的测定方法
GB10344 饮料酒标签标准
GB/T15038 葡萄酒、果酒、通用试验方法
3、术语
3.1 平静葡萄酒STILL WINE
在20℃时,二氧化碳的压力小于0.05Mpa的葡萄酒。
3.1.1 干葡萄酒DRY WINE
含总糖(以葡萄糖计,下同)小于或等于4.0g/L的葡萄酒。
3.1.2 半干葡萄酒SEMI-DRY WINE
含总糖4.1-12.0g/L的葡萄酒。
3.1.3 半甜葡萄酒
含总糖12.1-50.0g/L的葡萄酒。
3.1.4 甜葡萄酒
含总糖大于或等于50.1g/L的葡萄酒。
3.1.5 加香葡萄酒
以葡萄原酒为酒基,经浸泡芳香植物或加入芳香植物的浸出液(或蒸馏液)而制成的葡萄酒。
3.1.5.1 干加香葡萄酒
含总糖小于或等于50.1g/L的加香葡萄酒。
3.1.5.2 甜加香葡萄酒
含总糖大于或等于50.1g/L的加香葡萄酒。
3.1.6 非加香葡萄酒
除3.1.5条以外的葡萄酒。
3.2 气泡葡萄酒
葡萄原酒经密闭二次发酵产生二氧化碳,在20℃时二氧化碳的压力大于或等于
0.35Mpa(以250ml/瓶计)的葡萄酒。
3.2.1 天然气泡葡萄酒
含总糖小于或等于12.0g/L的气泡葡萄酒。
3.2.1 天然气泡葡萄酒
含总糖小于或等于12.0g/L的气泡葡萄酒。
3.2.2 绝干起泡葡萄酒extra-dry sparkling wine
含总糖12.1~20.0g/L的起泡葡萄酒。
3.2.3 干起泡葡萄酒dry sparkling wine
含总糖20.1~35.0g/L的起泡葡萄酒。
3.2.4 半干起泡葡萄酒semi-dry sparkling wine
含总糖35.1~50.0g/L的起泡葡萄酒。
3.2.5 甜起泡葡萄酒sweet sparkling wine
含总糖大于或等于50.1g/L的起泡葡萄酒。
3.3 加气起泡葡萄酒carbonated wine
在20℃时二氧化碳(全部或部分由人工充填)的压力大于或等于0.35Mpa(以250/瓶计)的葡萄酒。
3.3.1 天然加气起泡葡萄酒brut carbonated wine
含总糖小于或等于12.0g/L的起泡葡萄酒。
3.3.2 绝干加气起泡葡萄酒extra-dry carbonated wine
含总糖12.1~20.0g/L的起泡葡萄酒。
3.3.3 干加气起泡葡萄酒dry carbonated wine
含总糖20.1~35.0g/L的起泡葡萄酒。
3.3.4 半干加气起泡葡萄酒semi-dry carbonated wine
含总糖35.1~50.0g/L的起泡葡萄酒。
3.3.5 甜加气起泡葡萄酒sweet carbonated wine
含总糖大于或等于50.1g/L的起泡葡萄酒。
4、分类
4.1 按色泽分类
4.1.1 白葡萄酒
4.1.2 桃红葡萄酒
4.1.3 红葡萄酒
4.2 按二氧化碳压力分类
4.2.1 平静葡萄酒:
A.干葡萄酒;
B.半干葡萄酒;
C.半甜葡萄酒;
D.甜葡萄酒;
E.加香葡萄酒:干加香葡萄酒;甜加香葡萄酒。
4.2.2 气泡葡萄酒
A.天然起泡葡萄酒
B.绝干起泡葡萄酒
C.干起泡葡萄酒
D.半干起泡葡萄酒
E.甜起泡葡萄酒
4.2.3 加气气泡葡萄酒
A.天然加气气泡葡萄酒
B.绝干加气气泡葡萄酒
C.干加气气泡葡萄酒
D.半干加气气泡葡萄酒
E.甜加气气泡葡萄酒
5、技术要求
5.1 感官要求
感官要求应符合表1规定。
表1 感 官 要 求
------------------------------------------------
| 项 目 | 要 求 |
|----------------|-----------------------------|
| | |白葡萄酒 |近似无色、微黄带绿、浅黄、禾杆黄、金黄色 |
| | |----------|-----------------------------|
| |色|红葡萄酒 |紫红、深红、宝石红、红微带棕色、棕红色 |
| 外 | |----------|-----------------------------|
| |泽|桃红葡萄酒 |桃红、淡玫瑰红、浅红色 |
| | |----------|-----------------------------|
| | |加香葡萄酒 |深红、棕红、浅红、金黄色、浅黄色 |
| 观 |------------|-----------------------------|
| | |澄清透明,有光泽,无明显悬浮物(使用软木塞封口的酒容 |
| | 澄清度 | |
| | |许有三个以下不大于1mm的软木渣) |
| |------------|-----------------------------|
| | |起泡葡萄酒注入杯中时,应有细微的串珠状气泡生起,并有 |
| | 起泡程度 | |
| | |一定的持续性 |
|---|------------|-----------------------------|
| |香|非加香葡萄酒 |具有纯正、幽雅、怡悦、和谐的果香与酒香 |
| | |----------|-----------------------------|

| |气|加香葡萄酒 |具有优美的葡萄酒香与和谐的芳香植物香 |
| |-|----------|-----------------------------|
| | | |具有纯净、幽雅、爽怡的口味和新鲜悦人的果香味,酒体完 |
| 香 | |干、半干葡萄酒 | |
| 气 | | |整 |
| 与 | |----------|-----------------------------|
| 滋 | |甜、半甜葡萄酒 |具有甘甜醇厚的口味和陈酿的酒香味,酸甜协调,酒体丰满 |
| 味 | |----------|-----------------------------|
| | | |具有优美纯正,和谐悦人的口味和发酵起泡酒的特有香味, |
| | |起泡葡萄酒 | |
| | | |有杀口力 |
| | |----------|-----------------------------|
| | |加气起泡葡萄酒 |具有清新、愉快、纯正的口味,有杀口力 |
| | |----------|-----------------------------|
| | |加香葡萄酒 |具有醇厚,舒爽的口味和协调的芳香植物香味,酒体丰满 |
|----------------|-----------------------------|
| 典型性 |典型突出、明确 |
------------------------------------------------
5.2 理化要求
理化要求应符合表2规定
---------------------------------------------------
| 项 目 | 要 求 |
|-----------------------------------|-------------|
| 酒精度(20℃) | 甜、加香葡萄酒 | 11.0~24.0 |
| |-----------------|-------------|
| %(V/V) | 其他类型葡萄酒 | 7.0~13.0 |
|-----------------|-----------------|-------------|
| | |干 型 | ≤4.0 |
| | |-------------|-------------|
| | 平 |半干型 | 4.1~12.0 |
| | 静 |-------------|-------------|
| | 葡 |半甜型 | 12.1~50.0 |
| | 萄 |-------------|-------------|
| | 酒 |甜 型 | ≥50.1 |
| 总糖(以葡萄糖计) | |-------------|-------------|
| | |干加香 | ≤50.1 |
| g/L | |-------------|-------------|

| | |甜加香 | ≥50.1 |
| |---|-------------|-------------|
| | 起 |天然型 | ≤12.0 |
| | 泡 |-------------|-------------|
| | 、 |绝干型 | 12.1~20.0 |
| | 加 |-------------|-------------|
| | 气 |干 型 | 20.1~35.0 |
| | 起 |-------------|-------------|
| | 泡 |半干型 | 35.1~50.0 |
| | 葡 |-------------|-------------|
| | 萄 |甜 型 | ≥50.1 |
| | 酒 | | |
|-----------------|-----------------|-------------|
| |甜、加香葡萄酒 | 5.0~8.0 |
| 滴定酸(以酒石酸计)g/L |-----------------|-------------|
| |其他类型葡萄酒 | 5.0~7.5 |
|-----------------------------------|-------------|
|挥发酸(以乙酸计),g/L | ≤1.1 |

|-----------------------------------|-------------|
|游离二氧化硫,mg/L | ≤50 |
|-----------------------------------|-------------|
|总二氧化硫,mg/L | ≤250 |
|-----------------------------------|-------------|
| |白葡萄酒 | ≥15.0 |
| 干浸出物g/L |-----------------|-------------|
| |红、桃红、加香葡萄酒 | ≥17.0 |
|-----------------|-----------------|-------------|
| |白、加香葡萄酒 | ≤10.0 |
| 铁mg/L |-----------------|-------------|
| |红、桃红、葡萄酒 | ≤8.0 |
|-----------------|-----------------|-------------|
| 二氧化碳(20℃) |起泡、 |<250ml/瓶 | ≥0.30 |
| | |-----------|-------------|
| Mpa |加气起泡 |≥250ml/瓶 | ≥0.35 |
---------------------------------------------------
注:酒精度在上表的范围内,容许误差为±1.0%(V/V),20℃
5.3 卫生要求
铅、细菌指标按GB2578执行


2000年12月14日